- 產品介紹
GMP實驗室由細胞操作室、培養室、細胞保存間、耗材存放間、清洗消毒間、潔具室組成,對環境的濕度、溫度、新鮮空氣量、狀態、照度等都有嚴格的規定。
2、嚴格培養機制
中心需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自體免疫細胞培養體系,從外周血液樣本采集到免疫細胞的分離,從細胞計數到培養,對細胞培養進度、細胞的活性、潔凈度都必須經過嚴格的觀察、記錄,從而保證細胞質量良好。
3、高端設備配置
GMP實驗室擁有流式細胞儀、PCR儀、超速/高速/低速離心機、液氮裝置、血細胞自動分離機、生物安全柜、CO2培養箱等系列可進行細胞采集、培養以及檢測的醫學尖端設備,確保所制備細胞經各項免疫功能檢測及細菌、真菌、支原體、內毒素檢測,均達到國家規定標準。
4、強大技術支持
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實驗室需要匯聚腫瘤、細胞免疫學及生物技術領域等領域專家,對軟件與硬件要求都很高。
GMP實驗室標準是一套適用于制藥、食品等行業的強制性標準,要求企業從原料、人員、設施設備、生產過程、包裝運輸、質量控制等方面按國家有關法規達到衛生質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業規范幫助企業改善企業衛生環境,及時發現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改善,確保最終產品質量(包括食品安全衛生)符合法規要求。
一、GMP的基本概念
GMP是《優良藥品生產標準》的英文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for Drugs的簡稱,我國制定為《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是在藥品生產全過程中用科學、合理、規范化的條件和方法來保證生產優良藥品的一整套科學管理方法和實施措施。實施GMP的目的就是為了使用者能得到優質的藥品,但又不是僅僅通過最終的檢驗來達到的,而是在藥品生產的全過程實施科學的全程管理和嚴密的監控來獲得預期質量的藥品。因此GMP要求藥品生產企業必須從收進原料開始一直到制造、包裝、貼標簽、出廠等各項生產步驟和操作都制訂出明確的準則和管理方法,同時通來嚴密的生產過程管理與質量管理來對上述各個環節實施正確的檢查、監控和記錄。
二、中國《GMP》的發展與歷史
1988年8月衛生部公布了我國第一部《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簡稱《GMP》規范,由于內容比較原則,因此1989年—1990年衛生部組織有關人員起草《實施細則》,1991年決定根據《規范》和《細則》的內容重新修訂《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
新修訂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1992)已于1993年2月16日頒布。
在以后的實踐中逐步進行了修改,先后出版了(98)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和(1999/6/18)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現今以99版指導GMP的實施和認證。